姓名:马一浮

学科:哲学

出生年: 1883

人物传略


名浮,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被褐,晚号蠲叟、蠲戏老人。文史学家、书法艺术家。1903年赴美习英文,后又游学德、日。1911年回国,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1938年至1939年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之邀,在浙江大学任教,为浙江大学创作校歌。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曾任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委员。马一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论,从形式上来看是相当固守传统的。如他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全部中国文化都可以统摄于“六艺”之中,即所谓:“国学者,六艺之学也”(《泰和会语》,“楷定国学名义”)。这里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经”。他当时所以要如此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不致陷于自鄙和盲目崇洋。关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马一浮则站在了唯心史观的立场上,认为完全是精神的产物。因此,在文化、学术上如果“不知反求自心之义理,终无入头处”。他说,这些道理说来简单,却是他“自己体验出来”的。他从这种文化观出发,对于人类的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充满了坚强的信心。这里,他把文化的社会历史作用夸大到了极点,在理论上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他却真诚地相信,人们只要有这样的信心,能按照他的体验去践行(即“反求自心之义理”),那才“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先圣”,而这正是“夷狄所不能侵,患难所不能入的”(同上)根本之所在。他以此作为个人品德和操守的修养信条,一生中始终表里如一,坚定不移地讲论和践行,其精神确实令人敬佩不已。可以说,在马一浮那里,全部文化或哲学问题,以及全部教育问题,都只集中在一点上,即“发明”和“反求自心之义理”。 



学人著作


题名 著者 出版者 ISBN 获奖情况(索书号对应)
马一浮书法集(全三册) 马一浮著;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编 浙江古籍出版社 9787807158677
复性书院讲录 马一浮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7534368901
尔雅台答问 马一浮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7534368871
马一浮先生遗稿三编 马一浮著;丁敬涵编 广文书局 9579194262
马一浮学术文化随笔 马镜泉编;马一浮著 中国青年 7500628617
马一浮集(第三册) 马一浮著;马镜泉,楼达人,马仲嗣,丁敬涵,虞万里校 浙江古籍,浙江教育 7805182337
马一浮集(第二册) 马一浮著;丁敬涵校点 浙江古籍,浙江教育 7805182329
马一浮集(第一册) 马一浮著;虞万里校点 浙江古籍,浙江教育 7805182310
马一浮书法选 马一浮书;田恒铭选编 安徽美术 7539800437
马一浮诗翰六种 马一浮书;马镜泉收藏 浙江人民美术 7534003792
马一浮先生遗稿续编 马一浮等著;陆宝千编;丁敬涵赠 广文书局 9579194238
马一浮先生遗稿初编 马一浮著;陆宝千整理;丁敬涵赠 广文书局
泰和会语 马一浮著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 刘梦溪主编;马镜泉编;马一浮著 河北教育 754342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