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祖洞

学科:

出生年: 1917

人物传略


      刘祖洞(1917—1998),男,浙江镇海人。194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农学系,获农学士学位。当年进入浙江大学生物研究所,受教于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1945年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后任浙江大学生物系助教、讲师。1949年赴美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动物系,由人类遗传学家Neel指导,于195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回国,历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员、副教授、教授,生物工程系遗传学教授,遗传学教研组主任,遗传研究所人类和医学遗传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学顾问教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和细胞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的编委,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

      在美国学习期间,刘祖洞教授致力于哺乳动物的进化遗传学研究。对美洲地鼠进行种间和亚种间的杂交实验,探讨杂种不育原因及其隔离机理,这项工作获得了国内外遗传学家和进化学家的赞誉。其间,他对人类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颇感兴趣,在这方面努力钻研,发表了“摇蚊染色体变异的地理分布”和“人类卷舌和翻舌的遗传学研究”等论文。回国后,他为了在我国开创这方面的工作,于1962年在大连举行了全国性的人类遗传学讲习班,主讲人类遗传学,全国各地百余人参加了该班的学习。自此以后,我国人类遗传学的研究工作逐渐开展起来了,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后成为我国遗传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我国的人类遗传学研究队伍中不少知名专家学者就是从25年前的这个讲习班开始进入这个研究领域的。

      70年代以后,刘祖洞教授与他的助手和研究生们一起积极从事我国的人类遗传学研究,发表了“大别山痴呆病病因的遗传学研究”、“中国人的染色体组型”、“家族性7/9平衡易位与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患儿”、“一例罕见的血液开米粒”、“中国人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中国人线粒体DNA突变机理的研究等论文,在国内都属于开创性工作。

      编著有《遗传学》、《医学遗传学》等著作,《遗传学》是全国高校统编教材,荣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




学人著作


题名 著者 出版者 ISBN 获奖情况(索书号对应)
遗传学 刘祖洞, 江绍彗编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