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 |
---|---|
著者:刘徽 | |
出版者:山东教育出版社 | |
出版年:2015 | |
索书号:G423.04/CL10/03LZW | |
所属学科:教育学 | |
获奖年:2020 | |
获奖级别:部级奖项 | |
获奖等级:优秀奖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青年成果奖
刘徽,教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设计与教学变革研究、课程理论与课程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出版专著《教学机智论》、《改变教学的36部教学名著》、《改进数学课堂》、《向林肯学当校长》;《现代教学》“品读精粹”专栏作者,目前已连载七十余篇;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社会科学战线》、《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核心杂志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转载;获中国博士后第二批特别资助,主持国家青年课题“中小学课堂教学机智的生成策略研究”、“中小学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哲社重点课题“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1978-2008)”,主讲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理论与设计”、“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讲的《教学理论与设计》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主持的线上课程《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均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
本书以概念史这个崭新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当代中国课程研究(1978—2008)进行系统梳理, 就概念内涵的变化和概念名称的变换两条线索考察中国课程思想史的变迁,并对中国课程研究三十年来各个阶段的特征作出了理论性的概括,剖析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研究对未来课程研究的理论发展作了推想,以“课程文化自觉”的概念为引领,呼吁课程研究者思考和创建一个以课程文化自觉为基础的学科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