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御试备官日记一卷 |
(宋)赵抃撰 |
清道光十一年(1831)活字《学海类编》本 |
(史部)第022册 |
|
2 |
徐子学谱不分卷(一) |
(明)徐日久撰 |
明崇祯太末徐氏家刻本 |
(史部)第022册 |
|
3 |
西征记一卷 |
(宋)卢襄撰 |
明正德嘉靖间《颜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
(史部)第022册 |
|
4 |
东家杂记二卷 |
(宋)孔传撰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史部)第022册 |
|
5 |
韩文公历官记一卷 |
(宋)程俱增补 |
清雍正七年(1729)小玲珑山馆刻本 |
(史部)第022册 |
|
6 |
徐子学谱不分卷(二) |
(明)徐日久撰 |
明崇祯太末徐氏家刻本 |
(史部)第023册 |
|
7 |
珠官初政录三卷 |
(清)杨昶撰 |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
(史部)第023册 |
|
8 |
嵩高柴氏世集勳德录十二卷 |
(清)柴自挺等辑 |
清乾隆十五年(1750)活字本 |
(史部)第024册 |
|
9 |
西安真父母记一卷 |
(清)陈埙辑 |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
(史部)第025册 |
|
10 |
赵清献公年谱一卷 |
(清)罗以智撰 |
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
(史部)第025册 |
|
11 |
忠孝录一卷 |
(清)陈埙辑 |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8)刻本 |
(史部)第025册 |
|
12 |
[弘治]衢州府志十五卷(卷一至五) |
(明)沈杰修(明)吾冔 吴夔纂 |
明弘治十六年(1503)刻本 |
(史部)第025册 |
|
13 |
同善录彙编二卷 |
(清)余乾耀编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
(史部)第025册 |
|
14 |
守衢纪略一卷 |
(清)陶寿祺撰 |
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
(史部)第025册 |
|
15 |
附龙邱戢匪纪略一卷 |
(清)杨葆光撰 |
清光绪刻本 |
(史部)第025册 |
|
16 |
衢州奇祸记不分卷 |
(清)詹熙撰 |
清光绪稿本 |
(史部)第025册 |
|
17 |
附宋赵清献公年谱一卷 |
詹熙编 |
民国九年(1920)刻《宋赵清献公集》本 |
(史部)第025册 |
|
18 |
[弘治]衢州府志十五卷(卷六至十五) |
(明)沈杰修(明)吾冔 吴夔纂 |
明弘治十六年(1503)刻本 |
(史部)第026册 |
|
19 |
[嘉靖]衢州府志十六卷(卷一至十 缺卷九) |
(明)杨准 郑伯兴修(明)赵镗等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27册 |
|
20 |
[天启]衢州府志十六卷(卷一至三) |
(明)临应翔修(明)叶秉敬等纂 |
明崇祯五年(1632)增修刻本 |
(史部)第028册 |
|
21 |
[嘉靖]衢州府志十六卷(卷十一至十六 缺卷九) |
(明)杨准 郑伯兴修(明)赵镗等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28册 |
|
22 |
[天启]衢州府志十六卷(卷四至十) |
(明)临应翔修(明)叶秉敬等纂 |
明崇祯五年(1632)增修刻本 |
(史部)第029册 |
|
23 |
[天启]衢州府志十六卷(卷十一至十六) |
(明)临应翔修(明)叶秉敬等纂 |
明崇祯五年(1632)增修刻本 |
(史部)第030册 |
|
24 |
[康熙]衢州府志四十卷(卷一至七) |
(清)杨廷望纂修 |
清光绪八年(1882)重刻本 |
(史部)第031册 |
|
25 |
[康熙]衢州府志四十卷(卷八至十七) |
(清)杨廷望纂修 |
清光绪八年(1883)重刻本 |
(史部)第032册 |
|
26 |
[康熙]衢州府志四十卷(卷十八至二十九) |
(清)杨廷望纂修 |
清光绪八年(1884)重刻本 |
(史部)第033册 |
|
27 |
[康熙]衢州府志四十卷(卷三十至四十) |
(清)杨廷望纂修 |
清光绪八年(1885)重刻本 |
(史部)第034册 |
|
28 |
[康熙]西安县志十二卷(卷一至七) |
(清)陈鹏年修(清)徐之凯等纂 |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 |
(史部)第035册 |
|
29 |
[康熙]西安县志十二卷(卷八至十一艺文志·碑记) |
(清)陈鹏年修(清)徐之凯等纂 |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1)刻本 |
(史部)第036册 |
|
30 |
[康熙]西安县志十二卷(卷十一艺文志·墓碑志铭至十二) |
(清)陈鹏年修(清)徐之凯等纂 |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2)刻本 |
(史部)第037册 |
|
31 |
[嘉庆]西安县志四十八卷(卷一至十) |
(清)姚宝煃修(清)范崇楷等纂 |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
(史部)第037册 |
|
32 |
[嘉庆]西安县志四十八卷(卷十一至二十六) |
(清)姚宝煃修(清)范崇楷等纂 |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
(史部)第038册 |
|
33 |
[嘉庆]西安县志四十八卷(卷二十七至四十六) |
(清)姚宝煃修(清)范崇楷等纂 |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
(史部)第039册 |
|
34 |
[嘉庆]西安县志四十八卷(卷四十六至四十八) |
(清)姚宝煃修(清)范崇楷等纂 |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
(史部)第040册 |
|
35 |
西安县新志正误三卷 |
(清)陈埙撰 |
清末抄本 |
(史部)第041册 |
|
36 |
[民国]衢县志三十卷(卷一至四) |
郑永禧纂 |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
(史部)第041册 |
|
37 |
[民国]衢县志三十卷(卷五至十一) |
郑永禧纂 |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
(史部)第042册 |
|
38 |
[民国]衢县志三十卷(卷十二至十七) |
郑永禧纂 |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
(史部)第043册 |
|
39 |
[民国]衢县志三十卷(卷十八至二十四) |
郑永禧纂 |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
(史部)第044册 |
|
40 |
[民国]衢县志三十卷(卷二十五至三十) |
郑永禧纂 |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
(史部)第045册 |
|
41 |
附衢县志补遗一卷 |
衢山布衣纂 |
民国稿本 |
(史部)第045册 |
|
42 |
[万历]龙游县志十卷 |
(明)万廷谦纂修 |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
(史部)第046册 |
|
43 |
附[万历]龙游县志辑佚一卷 |
余绍宋辑注 |
民国稿本 |
(史部)第046册 |
|
44 |
[康熙]龙游县志十二卷(卷一至四) |
(清)卢燦修(清)余恂等纂 |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
(史部)第046册 |
|
45 |
[康熙]龙游县志十二卷(卷五至十二) |
(清)卢燦修(清)余恂等纂 |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
(史部)第047册 |
|
46 |
[民国]龙游县志初稿不分卷 |
余绍宋纂 |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
(史部)第048册 |
|
47 |
[民国]龙游县志四十卷(卷一至八) |
余绍宋纂 |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
(史部)第049册 |
|
48 |
[民国]龙游县志四十卷(卷九至二十一) |
余绍宋纂 |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
(史部)第050册 |
|
49 |
[民国]龙游县志四十卷(卷二十二至二十八) |
余绍宋纂 |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
(史部)第051册 |
|
50 |
[民国]龙游县志四十卷(卷二十九至三十三) |
余绍宋纂 |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
(史部)第052册 |
|
51 |
[民国]龙游县志四十卷(卷三十四至四十) |
余绍宋纂 |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
(史部)第053册 |
|
52 |
[万历]常山县志十五卷 |
(明)傅良言修(明)詹莱纂 |
明万历刻清顺治十七年(1660)递修本 |
(史部)第054册 |
|
53 |
[康熙]常山县志十五卷 |
(清)杨濚纂修 |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修 抄本 |
(史部)第055册 |
|
54 |
[雍正]常山县志十二卷(卷一至九) |
(清)孔毓玑纂修 |
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 |
(史部)第056册 |
|
55 |
[雍正]常山县志十二卷(卷十至十二) |
(清)孔毓玑纂修 |
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 |
(史部)第057册 |
|
56 |
[嘉庆]常山县志十二卷(卷一) |
(清)陈珄纂修 |
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 |
(史部)第057册 |
|
57 |
[嘉庆]常山县志十二卷(卷二至七) |
(清)陈珄纂修 |
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 |
(史部)第058册 |
|
58 |
[嘉庆]常山县志十二卷(卷八至十二) |
(清)陈珄纂修 |
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 |
(史部)第059册 |
|
59 |
[光绪]常山县志六十八卷(卷一至三十五) |
(清)李瑞钟等纂修 |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
(史部)第060册 |
|
60 |
[光绪]常山县志六十八卷(卷三十六至六十三 缺卷五十七) |
(清)李瑞钟等纂修 |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
(史部)第061册 |
|
61 |
[光绪]常山县志六十八卷(卷六十四至六十八) |
(清)李瑞钟等纂修 |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
(史部)第062册 |
|
62 |
[民国]常山县新志稿二十二卷(存卷一至八) |
干人俊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63册 |
|
63 |
[天启]江山县志十卷 |
(明)张凤翼修(明)徐日葵纂 |
明天启刻本 |
(史部)第063册 |
|
64 |
[康熙]江山县志十卷(卷一至五) |
(清)朱彩等纂修 |
清康熙四十年(1701)刻本 |
(史部)第064册 |
|
65 |
[康熙]江山县志十卷(缺卷一至三) |
(清)余锡纂修 |
清抄本 |
(史部)第064册 |
|
66 |
[康熙]江山县志十四卷(卷一至三) |
(清)汪浩修(清)宋俊等纂 |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 |
(史部)第065册 |
|
67 |
[康熙]江山县志十卷(卷六至十) |
(清)朱彩等纂修 |
清康熙四十年(1701)刻本 |
(史部)第065册 |
|
68 |
[康熙]江山县志十四卷(卷四至十一) |
(清)汪浩修(清)宋俊等纂 |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 |
(史部)第066册 |
|
69 |
[康熙]江山县志十四卷(卷十二至十四) |
(清)汪浩修(清)宋俊等纂 |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 |
(史部)第067册 |
|
70 |
[乾隆]江山县志十六卷(卷一至七) |
(清)宋成绥修(清)陆飞纂 |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 |
(史部)第068册 |
|
71 |
[乾隆]江山县志十六卷(卷八至十六) |
(清)宋成绥修(清)陆飞纂 |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 |
(史部)第069册 |
|
72 |
[同治]江山县志十二卷(卷一至六) |
(清)王彬修(清)朱宝慈等纂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史部)第070册 |
|
73 |
[同治]江山县志十二卷(卷七至十一上) |
(清)王彬修(清)朱宝慈等纂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史部)第071册 |
|
74 |
[民国]江山县新志稿十九卷(存卷一至七) |
干人俊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72册 |
|
75 |
[民国]江山县志二十卷(存卷首、卷一) |
汪汉滔等修 王韧等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72册 |
|
76 |
[同治]江山县志十二卷(卷十一中至十二) |
(清)王彬修(清)朱宝慈等纂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史部)第072册 |
|
77 |
[崇祯]开化县志十卷 |
(明)朱朝藩修(明)汪庆百纂 |
明崇祯四年(1631)刻本 |
(史部)第073册 |
|
78 |
[顺治]开化县志十卷(卷一至六) |
(清)朱凤台修(清)徐世荫纂 |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增修本 |
(史部)第074册 |
|
79 |
[顺治]开化县志十卷(卷七至十) |
(清)朱凤台修(清)徐世荫纂 |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增修本 |
(史部)第075册 |
|
80 |
[雍正]开化县志十卷(卷一至二) |
(清)孙锦修(清)方严翼 徐心启纂 |
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 |
(史部)第075册 |
|
81 |
[雍正]开化县志十卷(卷三至五) |
(清)孙锦修(清)方严翼 徐心启纂 |
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 |
(史部)第076册 |
|
82 |
[雍正]开化县志十卷(卷六至十) |
(清)孙锦修(清)方严翼 徐心启纂 |
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 |
(史部)第077册 |
|
83 |
[乾隆]开化县志十二卷(卷一至七) |
(清)范玉衡修(清)吴淦等纂 |
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 |
(史部)第078册 |
|
84 |
[乾隆]开化县志十二卷(卷八至十二) |
(清)范玉衡修(清)吴淦等纂 |
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 |
(史部)第079册 |
|
85 |
[光绪]开化县志十四卷(卷一至九) |
(清)徐名立等修(清)潘树棠纂 |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
(史部)第080册 |
|
86 |
[光绪]开化县志十四卷(卷十至十四) |
(清)徐名立等修(清)潘树棠纂 |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
(史部)第081册 |
|
87 |
[民国]开化县新志稿二十卷(存卷一至八) |
干人俊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82册 |
|
88 |
[民国]开化县新志稿二十四卷(卷一至十四) |
汪振国等修 龚壮甫等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82册 |
|
89 |
[民国]开化县新志稿二十四卷(卷十五至二十二上) |
汪振国等修 龚壮甫等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83册 |
|
90 |
衢州乡土卮言二卷 |
(清)郑永禧纂 |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 |
(史部)第084册 |
|
91 |
[民国]开化县新志稿二十四卷(卷二十二下至二十四) |
汪振国等修 龚壮甫等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84册 |
|
92 |
烂柯山洞志二卷 |
(明)徐日炅纂 |
旧抄本 |
(史部)第084册 |
|
93 |
三衢孔氏家庙志一卷附录二卷 |
(明)沈杰纂 |
明嘉靖刻本 |
(史部)第084册 |
|
94 |
烂柯山志不分卷 |
(清)冷时中选辑 |
清初刻本 |
(史部)第085册 |
|
95 |
[光绪]烂柯山志十三卷 |
(清)郑永禧纂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 |
(史部)第085册 |
|
96 |
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卷一至十) |
(明)释传灯纂 |
明万历刻本 |
(史部)第086册 |
|
97 |
仙霞岭天雨庵志不分卷 |
(清)释正龙辑 |
清康熙刻本 |
(史部)第086册 |
|
98 |
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卷十一至三十) |
(明)释传灯纂 |
明万历刻本 |
(史部)第087册 |
|
99 |
幽溪别志十六卷 |
(明)释传灯纂 |
明崇祯刻本 |
(史部)第088册 |
|
100 |
[康熙]新修南乐县志二卷 |
(清)方元启修(清)魏若瀯纂 |
清康熙十年(1671)刻本 |
(史部)第089册 |
|
101 |
甘肃镇考见略不分卷 |
(明)周一敬撰 |
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本 |
(史部)第089册 |
|
102 |
湘山志五卷 |
(清)徐泌修(清)谢允復纂 |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
(史部)第090册 |
|
103 |
[康熙]芦山县志二卷(首卷) |
(清)杨廷琚修(清)竹全仁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90册 |
|
104 |
[乾隆]新野县志九卷 |
(清)徐金位纂修 |
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 |
(史部)第091册 |
|
105 |
[康熙]芦山县志二卷(次卷) |
(清)杨廷琚修(清)竹全仁纂 |
民国抄本 |
(史部)第091册 |
|
106 |
施州考古录二卷 |
郑永禧撰 |
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
(史部)第092册 |
|
107 |
明諡考三十八卷(缺卷十一、十二) |
(明)叶秉敬撰 |
旧抄本 |
(史部)第092册 |
|
108 |
太平策二卷 |
(元)郑介夫撰 |
明永乐刻《历代名臣奏议》本 |
(史部)第092册 |
|
109 |
麟台故事三卷 |
(宋)程俱撰 |
明影宋抄本 |
(史部)第092册 |
|
110 |
麟台故事五卷 |
(宋)程俱撰 |
清武英殿刻本 |
(史部)第092册 |
|
111 |
五边典则二十四卷(卷一至五) |
(明)徐日久撰 |
明刻本 |
(史部)第093册 |
|
112 |
五边典则二十四卷(卷六至九) |
(明)徐日久撰 |
明刻本 |
(史部)第094册 |
|
113 |
五边典则二十四卷(卷十至十四) |
(明)徐日久撰 |
明刻本 |
(史部)第095册 |
|
114 |
五边典则二十四卷(卷十五至二十) |
(明)徐日久撰 |
明刻本 |
(史部)第096册 |
|
115 |
五边典则二十四卷(卷二十一至二十四) |
(明)徐日久撰 |
明刻本 |
(史部)第097册 |
|
116 |
警言十八卷 |
(明)徐日久撰 |
明崇祯刻本 |
(史部)第098册 |
|
117 |
捕蝗事宜二卷 |
(清)徐金位撰 |
清乾隆刻本 |
(史部)第099册 |
|
118 |
井田图解不分卷 |
(清)徐兴霖撰 |
清道光九年(1829)活字本 |
(史部)第099册 |
|
119 |
滇南矿厂图略二卷 |
(清)吴其濬撰 徐金生绘辑 |
清道光刻本 |
(史部)第099册 |
|
120 |
凤梧书院藏书目一卷 |
(清)张炤编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
(史部)第100册 |
|
121 |
岳州救生局志八卷 |
(清)张德容撰 |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
(史部)第100册 |
|
122 |
红梅阁书目一卷 |
(清)刘履芬撰 |
清稿本 |
(史部)第100册 |
|
123 |
二铭草堂金石聚十六卷(卷一至五) |
(清)张德容撰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史部)第101册 |
|
124 |
二铭草堂金石聚十六卷(卷六至九) |
(清)张德容撰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史部)第102册 |
|
125 |
二铭草堂金石聚十六卷(卷十至十三) |
(清)张德容撰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史部)第103册 |
|
126 |
二铭草堂金石聚十六卷(卷十四至十六) |
(清)张德容撰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
(史部)第104册 |
|
127 |
袁氏世范三卷附录一卷 |
(宋)袁采撰 |
宋刻本 |
(子部)第105册 |
|
128 |
双桥随笔十二卷 |
(清)周召撰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子部)第105册 |
|
129 |
农林蚕说不分卷 |
(清)叶向荣撰 |
清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 |
(子部)第106册 |
|
130 |
艺菊简易一卷 |
(清)徐京撰 |
清嘉庆四年(1799)刻本 |
(子部)第106册 |
|
131 |
合刻刘全备先生病机药性赋二卷 |
(明)刘全备撰 |
明末建阳书林余应虬近圣居刻本 |
(子部)第106册 |
|
132 |
袖珍小儿方十卷(缺卷七至十)(卷一至二) |
(明)徐用宣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06册 |
|
133 |
袖珍小儿方十卷(缺卷三至六)(卷一至二) |
(明)徐用宣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07册 |
|
134 |
秘传音制本草大成药性赋五卷 |
(明)徐凤石撰 |
明万历刻本 |
(子部)第107册 |
|
135 |
鍼灸大成十卷(卷一) |
(明)杨继洲撰 |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 |
(子部)第107册 |
|
136 |
鍼灸大成十卷(卷二至六) |
(明)杨继洲撰 |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 |
(子部)第108册 |
|
137 |
鍼灸大成十卷(卷七至十) |
(明)杨继洲撰 |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 |
(子部)第109册 |
|
138 |
心医集六卷(卷一至三) |
(清)祝登元撰 |
清顺治七年(1650)刻本 |
(子部)第110册 |
|
139 |
心医集六卷(卷四至六) |
(清)祝登元撰 |
清顺治七年(1650)刻本 |
(子部)第111册 |
|
140 |
祝茹穹先生医印三卷附医验一卷 |
(清)祝登元撰 |
清顺治十三年(1656)刻本 |
(子部)第111册 |
|
141 |
逸仙医案二卷 |
(清)雷逸仙撰 |
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六一草堂医学丛书》本 |
(子部)第112册 |
|
142 |
方案遗稿不分卷 |
(清)雷逸仙撰 |
旧抄本 |
(子部)第112册 |
|
143 |
症治宝录不分卷 |
(清)向文燦撰 |
民国抄本 |
(子部)第112册 |
|
144 |
时病论八卷 |
(清)雷丰撰 |
清光绪十年(1884)慎修堂刻本 |
(子部)第113册 |
|
145 |
宝颜堂订正丙丁龟鑑五卷续录二卷 |
(宋)柴望撰 |
清南昌彭氏知圣道齐抄本 |
(子部)第114册 |
|
146 |
方药玄机一卷 |
(清)雷丰撰 |
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六一草堂医学丛书》本 |
(子部)第114册 |
|
147 |
灸法秘传一卷 |
(清)雷丰改订 |
清稿本 |
(子部)第114册 |
|
148 |
医家四要四卷 |
(清)江诚 程曦 雷大震撰 |
清光绪十二年(1886)养鹤山房刻本 |
(子部)第114册 |
|
149 |
事实类苑六十三卷(卷一至十三) |
(宋)江少虞撰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子部)第115册 |
|
150 |
赖工衢州府记一卷 |
佚名撰 |
旧抄本 |
(子部)第115册 |
|
151 |
赖太素龙游县图记一卷 |
佚名撰 |
旧抄本 |
(子部)第115册 |
|
152 |
陈眉公重订学古编不分卷 |
(元)吾丘衍撰 |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刻《宝颜堂秘笈》本 |
(子部)第115册 |
|
153 |
事实类苑六十三卷(卷十四至三十三) |
(宋)江少虞撰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子部)第116册 |
|
154 |
事实类苑六十三卷(卷三十四至五十四) |
(宋)江少虞撰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子部)第117册 |
|
155 |
事实类苑六十三卷(卷五十五至六十三) |
(宋)江少虞撰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子部)第118册 |
|
156 |
新雕皇朝类苑七十八卷(卷一至十二) |
(宋)江少虞撰 |
日本元和七年(1621)活字本 |
(子部)第118册 |
|
157 |
新雕皇朝类苑七十八卷(卷十三至四十一) |
(宋)江少虞撰 |
日本元和七年(1621)活字本 |
(子部)第119册 |
|
158 |
新雕皇朝类苑七十八卷(卷四十二至七十) |
(宋)江少虞撰 |
日本元和七年(1621)活字本 |
(子部)第120册 |
|
159 |
新雕皇朝类苑七十八卷(卷七十一至七十八) |
(宋)江少虞撰 |
日本元和七年(1621)活字本 |
(子部)第121册 |
|
160 |
皇朝类苑五十五卷(卷一至十二) |
(宋)江少虞撰 |
明抄本 |
(子部)第121册 |
|
161 |
皇朝类苑五十五卷(卷十三至三十四) |
(宋)江少虞撰 |
明抄本 |
(子部)第122册 |
|
162 |
閒中漫编二卷 |
(元)吾丘衍撰 |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刻本 |
(子部)第123册 |
|
163 |
闲居录一卷 |
(元)吾丘衍撰 |
元至正十八年(1358)抄本 |
(子部)第123册 |
|
164 |
皇朝类苑五十五卷(卷三十五至五十五) |
(宋)江少虞撰 |
明抄本 |
(子部)第123册 |
|
165 |
芙蓉镜寓言四集 |
(明)江东伟撰 |
明末刻本 |
(子部)第124册 |
|
166 |
十二论一卷 |
(明)叶秉敬撰 |
明刻本 |
(子部)第125册 |
|
167 |
理论二卷 |
(明)叶秉敬撰 |
明刻本 |
(子部)第125册 |
|
168 |
荆关丛语六卷(卷一) |
(明)叶秉敬撰 |
明刻本 |
(子部)第125册 |
|
169 |
荆关丛语六卷(卷二至六) |
(明)叶秉敬撰 |
明刻本 |
(子部)第126册 |
|
170 |
类次书肆说铃二卷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刻本 |
(子部)第126册 |
|
171 |
附遒徇编 |
(明)叶秉敬撰 |
明末刻《说郛续》本 |
(子部)第126册 |
|
172 |
玉芝堂谈荟三十六卷(卷一至七) |
(明)徐应秋撰 |
清抄本 |
(子部)第127册 |
|
173 |
玉芝堂谈荟三十六卷(卷八至十四) |
(明)徐应秋撰 |
清抄本 |
(子部)第128册 |
|
174 |
玉芝堂谈荟三十六卷(卷十五至二十一) |
(明)徐应秋撰 |
清抄本 |
(子部)第129册 |
|
175 |
玉芝堂谈荟三十六卷(卷二十二至二十九) |
(明)徐应秋撰 |
清抄本 |
(子部)第130册 |
|
176 |
玉芝堂谈荟三十六卷(卷三十至三十六) |
(明)徐应秋撰 |
清抄本 |
(子部)第131册 |
|
177 |
兴朝应试必读书八卷 |
(清)詹熙评注(清)濮阳增选刊 |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石印本 |
(子部)第132册 |
|
178 |
隐林四卷(卷一至二) |
(清)郑永禧辑 |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
(子部)第132册 |
|
179 |
隐林四卷(卷三至四) |
(清)郑永禧辑 |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
(子部)第133册 |
|
180 |
竹隐庐随笔四卷(卷一至三) |
(清)郑永禧撰 |
民国木活字本 |
(子部)第133册 |
|
181 |
竹隐庐随笔四卷(卷四) |
(清)郑永禧撰 |
民国木活字本 |
(子部)第134册 |
|
182 |
顽瞽思存二卷 |
(清)郑永禧撰 |
民国抄本 |
(子部)第134册 |
|
183 |
春秋类对赋一卷 |
(宋)徐晋卿撰 |
清康熙十九年(1680)《通志堂经解》本 |
(子部)第134册 |
|
184 |
班左诲蒙三卷 |
(宋)程俱撰 |
清抄本 |
(子部)第134册 |
|
185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一)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34册 |
|
186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二至十一)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35册 |
|
187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十二至二十一)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36册 |
|
188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二十二至三十三)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37册 |
|
189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三十四至四十三)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38册 |
|
190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四十四至五十五)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39册 |
|
191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五十六至六十七)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40册 |
|
192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六十八至七十九)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41册 |
|
193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八十至九十一)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42册 |
|
194 |
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卷九十二至一百) |
(唐)白居易(宋)孔传撰 |
明嘉靖刻本 |
(子部)第143册 |
|
195 |
附孔氏六帖三十卷(卷十一) |
(宋)孔传撰 |
宋刻本 |
(子部)第143册 |
|
196 |
教儿识数不分卷(一)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
(子部)第144册 |
|
197 |
教儿识数不分卷(二)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
(子部)第145册 |
|
198 |
教儿识数不分卷(三)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
(子部)第146册 |
|
199 |
教儿识数不分卷(四)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
(子部)第147册 |
|
200 |
骈字凭霄二十四卷(卷一至十) |
(明)徐应秋辑 |
明末刻本 |
(子部)第148册 |
|
201 |
骈字凭霄二十四卷(卷十一至十九) |
(明)徐应秋辑 |
明末刻本 |
(子部)第149册 |
|
202 |
骈字凭霄二十四卷(卷二十至二十四) |
(明)徐应秋辑 |
明末刻本 |
(子部)第150册 |
|
203 |
新刊古今类书纂要十二卷(卷一至四) |
(明)璩崑玉编 |
日本宽文九年(1669)刻本 |
(子部)第150册 |
|
204 |
新刊古今类书纂要十二卷(卷五至十二) |
(明)璩崑玉编 |
日本宽文九年(1669)刻本 |
(子部)第151册 |
|
205 |
花史五卷(卷一至四) |
(清)詹塏撰 |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作新社石印本 |
(子部)第152册 |
|
206 |
柔乡韵史三卷 |
(清)詹塏撰 |
民国六年(1917)上海文艺消遣所石印本 |
(子部)第152册 |
|
207 |
花柳深情传四卷 |
(清)詹熙撰 |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书局石印本 |
(子部)第152册 |
|
208 |
海上百花传四卷 |
(清)詹塏撰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书局石印本 |
(子部)第152册 |
|
209 |
花史五卷(卷五) |
(清)詹塏撰 |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作新社石印本 |
(子部)第153册 |
|
210 |
附花史续编八卷 |
(清)詹塏撰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
(子部)第153册 |
|
211 |
碧海珠不分卷 |
(清)詹塏撰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京师书业公司石印本 |
(子部)第153册 |
|
212 |
中国新女豪不分卷 |
(清)詹塏撰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集成图书公司石印本 |
(子部)第153册 |
|
213 |
女子权不分卷 |
(清)詹塏撰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作新社石印本 |
(子部)第153册 |
|
214 |
广列仙传七卷(卷一至二) |
(明)张文介辑 |
明万历十年(1582)刻本 |
(子部)第153册 |
|
215 |
庄子膏肓四卷(卷一至二)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刻本 |
(子部)第154册 |
|
216 |
广列仙传七卷(卷三至七) |
(明)张文介辑 |
明万历十年(1582)刻本 |
(子部)第154册 |
|
217 |
庄子膏肓四卷(卷三至四)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刻本 |
(子部)第155册 |
|
218 |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四卷 |
(明)释传灯述 |
明《嘉兴大藏经(径山藏版)》本 |
(子部)第155册 |
|
219 |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卷一至二) |
(元)释维则会解(明)释传灯疏 |
清光绪三年刻本(卷三据《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配补) |
(子部)第156册 |
|
220 |
楞严圆通疏前茅二卷 |
(明)释传灯述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56册 |
|
221 |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卷三至五) |
(元)释维则会解(明)释传灯疏 |
清光绪三年刻本(卷三据《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配补) |
(子部)第157册 |
|
222 |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卷六至八) |
(元)释维则会解(明)释传灯疏 |
清光绪三年刻本(卷三据《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配补) |
(子部)第158册 |
|
223 |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卷九至十) |
(元)释维则会解(明)释传灯疏 |
清光绪三年刻本(卷三据《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配补) |
(子部)第159册 |
|
224 |
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十二卷(卷一至二) |
(明)释传灯撰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59册 |
|
225 |
妙法莲华经玄义辑略一卷 |
(明)释传灯录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59册 |
|
226 |
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十二卷(卷三至九) |
(明)释传灯撰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60册 |
|
227 |
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十二卷(卷十至十二) |
(明)释传灯撰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61册 |
|
228 |
弥陀略解圆中抄二卷 |
(明)释大佑解(明)释传灯抄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61册 |
|
229 |
永嘉禅宗集注二卷(卷一) |
(明)释传灯重编并注 |
清光绪二十二年(1869)李培桢刊本 |
(子部)第161册 |
|
230 |
幽溪无尽大师净土法语一卷 |
(明)释传灯述 |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衍法寺刻本 |
(子部)第162册 |
|
231 |
礼吴中石佛起止仪式一卷 |
(明)释传灯集 |
明《嘉兴大藏经(径山藏版)》本 |
(子部)第162册 |
|
232 |
性善恶论六卷 |
(明)释传灯撰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62册 |
|
233 |
净土生无生论一卷 |
(明)释传灯撰 |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衍法寺刻本 |
(子部)第162册 |
|
234 |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二卷 |
(明)释传灯注 |
《卍续藏经(藏经书院版)》本 |
(子部)第162册 |
|
235 |
永嘉禅宗集注二卷(卷二) |
(明)释传灯重编并注 |
清光绪二十二年(1870)李培桢刊本 |
(子部)第162册 |
|
236 |
观经连环图 |
(明)释传灯绘图并摄颂 |
一九五五年大雄书局本 |
(子部)第162册 |
|
237 |
周易初谈讲意六卷 |
(明)方应祥撰 |
明稿本 |
(经部)第001册 |
|
238 |
新镌方孟旋先生义经鸿宝十二卷(卷一至四) |
(明)方应祥纂要 |
明刻本 |
(经部)第002册 |
|
239 |
新镌方孟旋先生义经鸿宝十二卷(卷五至八) |
(明)方应祥纂要 |
明刻本 |
(经部)第003册 |
|
240 |
易学著贞四卷 |
(清)赵世对撰 |
清顺治刻本 |
(经部)第004册 |
|
241 |
新镌方孟旋先生义经鸿宝十二卷(卷九至十二) |
(明)方应祥纂要 |
明刻本 |
(经部)第004册 |
|
242 |
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卷一至七) |
(宋)夏僎撰 |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经部)第005册 |
|
243 |
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卷八至十六) |
(宋)夏僎撰 |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经部)第006册 |
|
244 |
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卷十七至二十一) |
(宋)夏僎撰 |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经部)第007册 |
|
245 |
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卷二十二至二十六) |
(宋)夏僎撰 |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经部)第008册 |
|
246 |
禹贡指南四卷 |
(宋)毛晃撰 |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经部)第008册 |
|
247 |
诗说十二卷 |
(宋)刘克撰 |
宋刻本 |
(经部)第009册 |
|
248 |
沈先生春秋比事二十卷(卷一至十二) |
(宋)沈斐撰 |
明祁氏澹生堂抄本 |
(经部)第010册 |
|
249 |
沈先生春秋比事二十卷(卷十三至二十) |
(宋)沈斐撰 |
明祁氏澹生堂抄本 |
(经部)第011册 |
|
250 |
麟宝六十三卷(卷一至十) |
(明)余敷中撰 |
明万历刻本 |
(经部)第011册 |
|
251 |
麟宝六十三卷(卷十一至二十九) |
(明)余敷中撰 |
明万历刻本 |
(经部)第012册 |
|
252 |
麟宝六十三卷(卷三十至五十) |
(明)余敷中撰 |
明万历刻本 |
(经部)第013册 |
|
253 |
六经正误六卷 |
(宋)毛居正撰 |
元刻本 |
(经部)第014册 |
|
254 |
麟宝六十三卷(卷五十二至六十三) |
(明)余敷中撰 |
明万历刻本 |
(经部)第014册 |
|
255 |
四书合讲十九卷(学庸二卷 论语十卷 孟子卷一至二) |
(清)詹文焕撰 |
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 |
(经部)第015册 |
|
256 |
四书合讲十九卷(孟子卷三至七) |
(清)詹文焕撰 |
清雍正八年(1731)刻本 |
(经部)第016册 |
|
257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卷一至三) |
(宋)毛晃 毛居正增注 |
元至正十五年(1355)刻本 |
(经部)第016册 |
|
258 |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卷四至五) |
(宋)毛晃 毛居正增注 |
元至正十五年(1356)刻本 |
(经部)第017册 |
|
259 |
蒙古字韵二卷 |
(元)朱宗文增订 |
旧抄本 |
(经部)第017册 |
|
260 |
周秦刻石释音一卷 |
(元)吾丘衍撰 |
清光绪八年(1882)刻《十万卷楼丛书》本 |
(经部)第017册 |
|
261 |
续古篆韵六卷 |
(元)吾丘衍撰 |
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 |
(经部)第017册 |
|
262 |
韵表三十卷附声表一卷(卷一至二)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刻本 |
(经部)第018册 |
|
263 |
字孪四卷 |
(明)叶秉敬撰 |
明天启刻本 |
(经部)第018册 |
|
264 |
韵表三十卷附声表一卷(卷三至十二)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刻本 |
(经部)第019册 |
|
265 |
韵表三十卷附声表一卷(卷十三至二十四)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7)刻本 |
(经部)第020册 |
|
266 |
读诗韵新诀二卷 |
(清)徐钟郎撰 |
清雍正五年(1727)酌雅堂刻本 |
(经部)第021册 |
|
267 |
韵表三十卷附声表一卷(卷二十五至三十)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8)刻本 |
(经部)第021册 |
|
268 |
屈骚心印五卷 |
(清)夏大霖辑注 |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一本堂刻本 |
(集部)第163册 |
|
269 |
杨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 |
(唐)杨炯撰(明)童珮辑 |
明万历三年(1575)刻本 |
(集部)第163册 |
|
270 |
徐侍郎集二卷附录一卷 |
(唐)徐安贞撰 |
明抄本 |
(集部)第163册 |
|
271 |
音注韩文公文集四十卷外集十二卷(文集卷一至二十二) |
(宋)祝充等注 |
宋刻本 |
(集部)第164册 |
|
272 |
南阳集六卷 |
(宋)赵湘撰 |
清道光二年(1822)武英殿刻本 |
(集部)第165册 |
|
273 |
音注韩文公文集四十卷外集十二卷(文集卷二十三至四十,外集十二卷) |
(宋)祝充等注 |
宋刻本 |
(集部)第165册 |
|
274 |
赵清献公文集十六卷 |
(宋)赵抃撰 |
元明递修本 |
(集部)第166册 |
|
275 |
东堂集十卷 |
(宋)毛滂撰 |
清顾氏艺海楼抄本 |
(集部)第167册 |
|
276 |
东堂词一卷 |
(宋)毛滂撰 |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 |
(集部)第167册 |
|
277 |
宫词一卷 |
(宋)周彦质撰 |
宋刻《四家宫词》本 |
(集部)第167册 |
|
278 |
和清真词一卷 |
(宋)方千里撰 |
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
(集部)第168册 |
|
279 |
北山小集四十卷(卷一至十六) |
(宋)程俱撰 |
传增湘影宋写本 |
(集部)第168册 |
|
280 |
北山小集四十卷(卷十七至三十八) |
(宋)程俱撰 |
传增湘影宋写本 |
(集部)第169册 |
|
281 |
北山小集四十卷(卷三十九至四十) |
(宋)程俱撰 |
传增湘影宋写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2 |
樵隐词一卷 |
(宋)毛幵撰 |
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3 |
吾竹小稿一卷 |
(宋)毛珝撰 |
清抄《江湖群贤小集》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4 |
宝斋咏梅集一卷 |
(宋)张道洽撰 |
清乾隆六年(1741)曹氏二六书堂刻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5 |
秋堂集三卷 |
(宋)柴望撰 |
民国三年李氏宜秋馆刻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6 |
柴氏四隐集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
(宋)柴望等撰 |
清嘉庆三年(1798)鲍氏知不足斋抄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7 |
四隐集四卷 |
(宋)柴望等撰 |
清道光刻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8 |
竹素山房集三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
(元)吾丘衍撰 |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钱塘丁氏刻本 |
(集部)第170册 |
|
289 |
铜山老农集四卷 |
(元)鲁贞撰 |
清抄本 |
(集部)第171册 |
|
290 |
觉非斋文集二十八卷附录一卷(卷一至十七) |
(明)金寔撰 |
明成化元年(1465)唐瑜刻本 |
(集部)第171册 |
|
291 |
觉非斋文集二十八卷附录一卷(卷十八至二十八,附录一卷) |
(明)金寔撰 |
明成化元年(1465)唐瑜刻本 |
(集部)第172册 |
|
292 |
恥菴先生遗稿不分卷 |
(明)胡超撰 |
清抄本 |
(集部)第172册 |
|
293 |
棠陵文集八卷 |
(明)方豪撰 |
清康熙十二年(1673)方元启刻本 |
(集部)第173册 |
|
294 |
方棠陵集一卷 |
(明)方豪撰 |
明嘉靖隆庆间刻《盛明百家诗》本 |
(集部)第173册 |
|
295 |
了虚先生文集不分卷 |
(明)吾谨撰 |
旧抄本 |
(集部)第173册 |
|
296 |
还峰宋先生集十卷旨一卷附录一卷 |
(明)宋淳撰 |
明万历刻本 |
(集部)第174册 |
|
297 |
寓东和集三卷 |
(明)徐鸣銮撰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
(集部)第174册 |
|
298 |
紫崖遗稿二卷附录一卷 |
(明)徐惟辑撰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
(集部)第175册 |
|
299 |
东溪先生文集十九卷(卷一至十一) |
(明)徐霈撰 |
民国十五年(1926)刻本 |
(集部)第175册 |
|
300 |
东溪先生文集十九卷(卷十二至十九) |
(明)徐霈撰 |
民国十五年(1926)刻本 |
(集部)第176册 |
|
301 |
玩梅亭集稿二卷 |
(明)柴惟道撰 |
明刻本 |
(集部)第176册 |
|
302 |
童子鸣集六卷 |
(明)童珮撰 |
明万历梁溪谈氏天籁堂刻本 |
(集部)第176册 |
|
303 |
附童贾集一卷 |
(明)童珮撰 |
明嘉靖隆庆间刻《盛明百家诗》本 |
(集部)第176册 |
|
304 |
幽溪文集十二卷(缺卷九) |
(明)释传灯撰 |
清光绪十九年(1893)天台山真觉寺刻本 |
(集部)第177册 |
|
305 |
定山园迥文集一卷 |
(明)叶秉敬撰 |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刻本 |
(集部)第177册 |
|
306 |
徐子卿近集十卷 |
(明)徐日久撰 |
明末刻本 |
(集部)第178册 |
|
307 |
青来阁初集十卷 |
(明)方应祥撰 |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刻本 |
(集部)第179册 |
|
308 |
青来阁二集十卷 |
(明)方应祥撰 |
明天启四年(1624)刻本 |
(集部)第180册 |
|
309 |
方孟旋先生青来阁合集二十卷(卷一至六) |
(明)方应祥撰 |
清顺治九年(1652)刻本 |
(集部)第181册 |
|
310 |
方孟旋先生青来阁合集二十卷(卷七至十九) |
(明)方应祥撰 |
清顺治九年(1652)刻本 |
(集部)第182册 |
|
311 |
方孟旋先生青来阁合集二十卷(卷二十) |
(明)方应祥撰 |
清顺治九年(1652)刻本 |
(集部)第183册 |
|
312 |
方孟旋稿一卷 |
(明)方应祥撰 |
清抄本 |
(集部)第183册 |
|
313 |
方孟旋先生四书艺不分卷 |
(明)方应祥撰 |
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
(集部)第183册 |
|
314 |
开化游一卷 |
(明)陆宝撰 |
民国抄本 |
(集部)第183册 |
|
315 |
浮石集七卷 |
(清)陈鹏年撰 |
清康熙刻本 |
(集部)第183册 |
|
316 |
衢州古祥符寺月海禅师仿梅集二卷 |
(清)释月海撰 |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
(集部)第183册 |
|
317 |
少保公遗书不分卷 |
(清)柴大纪撰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山长台柴祠木活字本 |
(集部)第183册 |
|
318 |
芴山诗集十卷 |
(清)申甫撰 |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
(集部)第184册 |
|
319 |
星隄诗草八卷 |
(清)余华撰 |
清刻本 |
(集部)第184册 |
|
320 |
莲湖诗草二卷(卷一) |
(清)徐崇焵撰 |
清嘉庆刻本 |
(集部)第184册 |
|
321 |
莲湖诗草二卷(卷二) |
(清)徐崇焵撰 |
清嘉庆刻本 |
(集部)第185册 |
|
322 |
巽严诗草一卷附录一卷 |
(清)徐逢春撰 |
清嘉庆七年(1802)刻本 |
(集部)第185册 |
|
323 |
盈川小草三卷 |
(清)朱鬯撰 |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 |
(集部)第185册 |
|
324 |
锄药初集四卷 |
(清)范崇楷撰 |
清抄本 |
(集部)第185册 |
|
325 |
二陈诗选四卷 |
(清)陈圣洛 陈圣泽撰 |
清嘉庆十六年(1811)山满楼刻本 |
(集部)第185册 |
|
326 |
二石诗选一卷 |
(清)陈一夔撰 |
清嘉庆十六年(1811)山满楼刻本 |
(集部)第185册 |
|
327 |
宜兰诗草一卷 |
(清)吴云溪撰 |
清嘉庆十六年(1812)清容堂刻本 |
(集部)第186册 |
|
328 |
瀫江游草二卷 |
(清)费振撰 |
清活字本 |
(集部)第186册 |
|
329 |
榆村诗集六卷(存卷四至六) |
(清)费振撰 |
清刻本 |
(集部)第186册 |
|
330 |
闺铎类吟注释六卷附诗一卷 |
(清)詹师韩撰 |
清嘉庆二十年(1815)稿本 |
(集部)第186册 |
|
331 |
戴简恪公遗集八卷(卷一至五) |
(清)戴敦元撰 |
清同治六年(1867)戴寿祺抄本 |
(集部)第186册 |
|
332 |
戴简恪公遗集八卷(卷六至八) |
(清)戴敦元撰 |
清同治六年(1867)戴寿祺抄本 |
(集部)第187册 |
|
333 |
香雪诗存六卷 |
(清)刘侃撰 |
清道光十六年(1836)直方堂刻本 |
(集部)第187册 |
|
334 |
钓鱼篷山馆集六卷 |
(清)刘佳撰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
(集部)第187册 |
|
335 |
钓鱼篷山馆外集三卷 |
(清)刘佳撰 |
清抄本 |
(集部)第187册 |
|
336 |
耕心斋诗抄一卷 |
(清)徐本元撰 |
清《名家诗词丛抄》本 |
(集部)第188册 |
|
337 |
吴越杂事诗一卷 |
(清)余恩鑅撰 |
民国十一年(1922)余绍宋刻本 |
(集部)第188册 |
|
338 |
淡永山窗诗集十一卷 |
(清)周世滋撰 |
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 |
(集部)第188册 |
|
339 |
埽云仙馆诗抄四卷 |
(清)詹嗣曾撰 |
清同治元年(1862)木活字本 |
(集部)第188册 |
|
340 |
织云楼诗草一卷 |
(清)王庆棣撰 |
清刻本 |
(集部)第189册 |
|
341 |
存素堂诗存四卷 |
(清)叶如圭撰 |
清同治刻本 |
(集部)第189册 |
|
342 |
可竹堂集三卷 |
(清)范登保等撰 |
清抄本 |
(集部)第189册 |
|
343 |
小磊山人吟草二卷 |
(清)毛以南撰 |
清稿本 |
(集部)第189册 |
|
344 |
守株集一卷 |
(清)毛以南撰 |
清稿本 |
(集部)第189册 |
|
345 |
致和堂诗稿初编二卷 |
(清)毛以南撰 |
清稿本 |
(集部)第189册 |
|
346 |
致和堂诗稿二卷附录一卷 |
(清)毛以南撰 |
清稿本 |
(集部)第190册 |
|
347 |
古红梅阁遗集八卷 |
(清)刘履芬撰 |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
(集部)第190册 |
|
348 |
古红梅阁未定稿三卷 |
(清)刘履芬撰 |
清稿本 |
(集部)第190册 |
|
349 |
紫藤花馆诗余一卷 |
(清)刘观藻撰 |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
(集部)第191册 |
|
350 |
濯绛宦存稿一卷 |
(清)刘毓盘撰 |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
(集部)第191册 |
|
351 |
濯绛宦文抄一卷 |
(清)刘毓盘撰 |
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
(集部)第191册 |
|
352 |
不其山馆诗抄十二卷(卷一至九) |
(清)郑永禧撰 |
清稿本 |
(集部)第191册 |
|
353 |
不其山馆诗抄十二卷(卷十至十二) |
(清)郑永禧撰 |
清稿本 |
(集部)第192册 |
|
354 |
附老盲吟一卷 |
(清)郑永禧撰 |
胡氏家藏民国抄本 |
(集部)第192册 |
|
355 |
古文奇艳八卷(卷一至四) |
(明)徐应秋辑 |
明万卷楼刻本 |
(集部)第192册 |
|
356 |
古文奇艳八卷(卷五至八) |
(明)徐应秋辑 |
明万卷楼刻本 |
(集部)第193册 |
|
357 |
方孟旋评选邮筒类隽十二卷(卷一至二) |
(明)毛应翔选(明)方应祥评 |
明天启间刻本 |
(集部)第193册 |
|
358 |
方孟旋评选邮筒类隽十二卷(卷三至十一 缺卷十二) |
(明)毛应翔选(明)方应祥评 |
明天启间刻本 |
(集部)第194册 |
|
359 |
纯师集十二卷(卷一至四) |
(明)余钰辑 |
明崇祯十六年(1643)刻本 |
(集部)第195册 |
|
360 |
纯师集十二卷(卷五至九) |
(明)余钰辑 |
明崇祯十六年(1643)刻本 |
(集部)第196册 |
|
361 |
纯师集十二卷(卷十至十二) |
(明)余钰辑 |
明崇祯十六年(1643)刻本 |
(集部)第197册 |
|
362 |
须江诗谱▢▢卷(存卷十一至十二) |
(清)王钰辑 |
旧抄本 |
(集部)第198册 |
|
363 |
二铭草堂近科墨选不分卷 |
(清)张德容评选 |
清刻本 |
(集部)第198册 |
|
364 |
西安怀旧录十卷(卷一至五) |
(清)郑永禧辑 |
清抄本 |
(集部)第199册 |
|
365 |
西安怀旧录十卷(卷六至十) |
(清)郑永禧辑 |
清抄本 |
(集部)第200册 |
|
366 |
后记 |
吴锡标 |
|
(集部)第200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