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拓展示:
 《洛陽出土歷代…
双击查看大图
大周故韶州樂昌縣令上柱國王府君墓誌銘

拓片歷史 拓片來源

《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

椎拓時間

獲得方式

收藏與跋印

拓片形態 保存形式

托裱裝訂

數量

尺寸

附件

拓片附注 附注

錄文

大周故韶州樂昌縣令上柱國王府君墓誌銘并序朝散大夫行麟臺郎徐彥伯撰若夫君山碩學,宰六安而頓轡;弘度宏材,臨百越而停軫。名標動物,位不充藝,政術藹於當時,邅迴積於前古。踵斯恨者,其在玆乎?府君諱師協,字景和,琅耶臨沂人,齊太尉文憲公之六代孫也。昔周儲好道,允迪吹笙之徵;秦將從戎,克申投石之用。佩刀貽慶,傳累葉之通侯;淮水敷占,峻千齡之茂閥。恢弘鼎族,暉映瓊編。曾祖嵩,陳侍中;大父允,陳太子洗馬;考修惠,唐房州司倉;並令問令望,如珪如璋。榮寵冠於巖廊,聲芳振於遐邇。君摛祥丹穴,炳仁義以成文;毓美青田,吐清高而奮響。師逸功倍,利用觀光。弱冠明經,射策高第,授常州江陰縣尉,時年廿三。秩滿,丁外憂。甫申捧檄之誠,遽切倚廬之痛。服闋,轉邛州依政主簿。合縣寮寀,悉綠公坐,乃貶授廣州南海縣尉,調補韶州樂昌縣令。巴川遇坎,仍資贊錦之能;番嶠宣風,自得嗚絃之致。窺緑泉而重廉潔,施絳縷而察奸邪。闔境優遊,連邦藉甚。嶺南道大總管州將路元叡表請爲偏俾。恩敕許焉。遂董循韶二州兵。於是躍馬先登,運籌制勝,寇平,加勳上柱國。于時韶州同舉公爲刺史,共立豐碑。俄遭內艱,喪畢,忽渠風疾,終於洛陽縣審教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七。伏惟內韞深沉,外形倜儻,坐隱澄於情性,劇談暢於襟靈。甫歎牛刀,俄摧鳧烏。夫人蘭陵蕭氏,梁吴王之孫,唐金州長史澤之女。爰因芳冑,作儷高閎,痛分劍於遐年,傷闔棺於玆夕。以顯慶二年十月七日終於合宫縣詢善里之私第,春秋廿八。粵以今神功元年歲次丁酉十月甲子朔廿二日乙酉合祔於北邙山之原,禮也。風笳暝咽,霜鐸晨悲,儼素幰於杏陵,掩玄扃於蒿穸。有子濟、昇、鼎、賽、隨、咸、孚,泣血無追,因心式展,鏤貞規於沉礎,昭盛烈於幽泉。其銘曰:惟金有銑,惟竹惟筠。顯矣方物,均夫哲人。楊鑣仁里,鼓〓儒津。聳志充賦,虔襟捧檄。三贊烹鮮,一朝馴翟。暫逢逋醜,爰資討擊。氛消海畔,功播朝端。剖竹祈許,豐碑式刊。遽嬰欒棘,倏貿槐檀。閱水成川,驚飈截道。景晦崦落,年虧壽考。響墜嗚皋,聲沉伏皂。欽惟主饋,締偶通門。昔時蘭室,今日桐閽。昇楚挽於西隧,輟容車於北原。令胤純深,共申情禮。葉櫬冥届,滕城晝啟。伊浦斜分,邙山直抵。新叢積霧,古木凝煙。哀哀支體,切切烟〓。紀芳徵於泉路,終播美於蘭荃。(録自《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

錄文來源

《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叢編

子目


       

    自擬題名 大周故韶州樂昌縣令上柱國王府君墓誌銘
    首題
    額題
    陰首題
    陰額題
    蓋題 【蓋】失。
    中題
    尾題
    其他題名

    書碑
    撰文
    題額
    刻碑
    其他責任者

    刻立地點
    出土地點
    收藏地點

    朝代 唐  
    中國紀年 神功元年
    公元紀年 697

金石類型 墓誌  
金石形制
文種
書體
書寫特徵
銘文行款
字數

墓主姓名 王師協

金石附注

提要

著錄文獻

録自《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

疏證來源

其他

神功○○二

    子庫類型 歷代墓誌  

    種次號 t03-0506
    標識符 0